close

工商時報【蔡鵑如】

在愈來愈多的公司行號,強迫參加社交活動或團隊遊戲已成趨勢。這類由公司安排的「苦中作樂」(forced fun)活動,「強力鼓勵」同仁參與,但並不是所有上班族都樂在其中。

■Mandatory social outings or team building exercises are a part of a growing trend to get workers to 日式小木屋go from anonymous colleagues to fast friends.

23歲的麥荻森去年進入美國華盛頓州地表水工程公司Osborn Consulting擔任行銷助理時,她不知道辦公室天井可以玩接蛋遊戲,內容包括轉呼拉圈和髮帶教學,不過農舍設計這些正事外的餘興活動可不是隨便玩玩,全部強制參加。

1年半後,麥荻森對於每周四上班時間,要丟下趕著交件的工作去參加活動,依舊覺得不自在。但她坦言,這些活動能幫她和同事建立公事外的交情,上班時向心力更強。「你會覺得大家沒有(職位)高低之分,」這些活動幫助她融入小團隊,大家可聊八卦談是非,「如果你沒現身,人家會認為你錯過了好康。」

「苦中作樂」的支持者認為,在上班時間暫離工作壓力,是更熟悉同事且提高職場溝通的好方式,讓不太認識的同事快速變成朋友。但也有人指出,這些活動有時不怎麼好玩,且反倒讓已經落落長的工時拖得更久。

紐約Deloitte Consulting的組織改造與人才訓練專家卡普蘭指出,「人際關係正是團隊的根基,而打造人際關係需要互相瞭解。」在小規模的新創公司,同事臨時湊對打乒乓球司空見慣,但在成立較久的大型企業,則是以更策略性的角度砸錢來辦強迫參加的團康活動,目的就是建立員工間除公事外的非正式聯繫。

強迫參加 恐讓樂趣盡失

既然強迫參加是必要條件,要員工丟下要緊的待辦事項,去參加無關緊要的活動,可能讓他們更不爽。有些人不想再花不必要的時間,和每周在公司得打交道40小時的同事在一起,另外對某些人來說,無論活動性質為何,強迫參加就是毫無樂趣可言。

美國亞歷桑納州James Agency廣告公司執行長詹姆絲發現,公司每2個月1次辦一次活動,比2周一次更能讓員工樂在其中。該公司每年投入2萬美金預算辦活動,30人團隊曾玩過室內跳傘,上國標舞課,還一起接受高空飛人訓練。她語重心長說,「同事間天天都會面臨許多困難,但只要大家能共享樂,就能推倒(同事間的)圍籬。」

詹姆絲說,編預算辦「苦中作樂」活動的好處之一,就是員工流動率低,由於同事感情緊密,工作時團隊更具活力,也因同事成了好朋友,員工較捨不得離開。但她也提醒,活動時間不能超過工時。

團康活動 並非萬靈丹

研究顯示,成員間感情愈密切的團隊,工作上凝聚力愈強,但非工鋼構別墅作的團隊活動,反倒可能掩蓋公司內部變革和改善工作環境的必要性。卡普蘭認為,讓員工一塊社交,並非提升向心力的萬靈丹。他建議,不如讓員工正常上下班,讓他們不必在深夜還得查電郵,讓員工看到他們在公司心目中的價值,一旦公司舉辦苦中作樂活動時,員工會比較不抱怨而樂於參加。

另外,卡普蘭也建議企業主辦活動時,應提供更多選擇,讓同仁挑選比較好玩的活動,減輕他們非參加不可的壓力。同時還可推動不強制出席的活動來試水溫。詹姆絲就讓懼高的同事不必跟著搭熱氣球升空,而是開車趕往熱氣球著陸處,迎接同事達成壯舉。


4BF7C50BD4A56D78
arrow
arrow

    dotifhz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